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13585522224

新闻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产品推广 > 高强度、高性能船用厚钢板纵观-变截面钢板

高强度、高性能船用厚钢板纵观-变截面钢板

发布人:上海艾荔艾合金股份有限公司www.shailiai.cn 更新时间:2016-02-23
TMCP型YP315、YP355钢的实用化,以及80年代后期的YP390钢的开发成功,O/T、 B/C的HT化率达到70%。90年代后,提高造船效率和降低船舶生命周期成本(LCC)的要求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了应对这些要求的HT钢的开发。进入2000年以来,大型集装箱运输船的出现,促进了厚规格钢材的应用。由于船体轻量化的要求,开发出YP460钢。
TMCP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合金设计技术的进步促进了船用钢板的高性能化。TMCP是将控制轧制和控制冷却组合使用的、制造优良力学性能钢板的生产工艺。
控制轧制在奥氏体再结晶区(γ)对轧材进行轧制,使奥氏体等轴晶粒细化,然后继续在奥氏体未再结晶区进行轧制,在奥氏体内导入变形带,变形带成为铁素体(α)生核地点,使铁素体细晶化。在控制轧制的基础上组合使用快速冷却,奥氏体被过冷,可以灵活获得更微细化的铁素体组织和贝氏体、马氏体等高强度组织的混合组织。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开发出具有附加高功能的高强度高韧性钢。
  在强度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的正火工艺相比,TMCP钢的合金元素含量少,所以TMCP钢焊接前可以省略预热或降低预热温度,因此TMCP钢的用量迅速增加。上世纪80年代,利用TMCP工艺开发、应用高强度高韧性(HT)钢的工作有了很大发展。大型油轮(O/T)和散装货轮(B/C)的HT化率的变化。70年代使用的是传统的YP315钢,当时的O/T、 B/C的 HT化率只有20%。TMCP型YP315、YP355钢的实用化,以及80年代后期的YP390钢的开发成功,O/T、 B/C的HT化率达到70%。90年代后,提高造船效率和降低船舶生命周期成本(LCC)的要求不断高涨,在这种情况下,推进了应对这些要求的HT钢的开发。进入2000年以来,大型集装箱运输船的出现,促进了厚规格钢材的应用。由于船体轻量化的要求,开发出YP460钢。
本文以造船用HT钢开发为例,对提高造船效率、降低LCC和应对船舶大型化要求的船用厚钢板开发情况进行简要介绍。
 变截面钢板
  散装货轮的仓隔板承受的应力自上而下越来越大,所以船底部位仓隔板的厚度要大于上甲板部位仓隔板的厚度。过去的仓隔板制造方法是,将厚度不同的钢板焊接起来制作成板厚不同的一个仓隔板部件。如果使一张钢板具有不同厚度,则可以没有焊接接头,从而节省大量的制造工时。变截面钢板就是应对这种需求开发出的钢板。在变截面钢板轧制过程中,轧辊缝隙连续变化,所以生产效率高,并且可以轧制出许多形状和厚度差的变截面钢板,图4是变截面钢板的应用示例。近来,不仅可以制造厚度在单一方向变化的变截面钢板,还可以制造中间厚两端薄的凸形钢板。变截面钢板已经有用于上甲板、船底板的实例。此外,还可以制造一张钢板有3个厚度变化的变截面钢板,扩大了变截面钢板的应用范围,对提高建造效率会起到很大作用。

作为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和高品质金属合金的半成品供应商,艾荔艾拥有完善的服务体系和专业的团队。在同客户交易的过程中,我们力求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将我们的产品做到精益求精。针对当前和未来的市场需求,艾荔艾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佳的金属材料解决方案。

AILIAI has been a reliable partner and supplier of sophisticated and high-quality semi-finished products maed of alloys. In dialogue with our customers, we optimise our products to meet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AILIAI develops the best alloy material solutions for current and future challenges.

获取更多我们供应的合金和服务信息,请致电086-021-67660801或发电子邮件kefu@ailiaigroup.com联系我们,您也可以通过微博微信领英推特我们互动。

For more information on the alloys and services that we supply, call us at 086-021-67660801 or email us at kefu@ailiaigroup.com. You can also get in touch on social media, we are constantly active on WeiboWeixin, LinkedIn and Twitter.